1、移动平均线(MA)是将某一段时间股指或股价的平均值连成的曲线,主要用以研判股价未来的运动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 移动平均线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绘制而成。它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股价的平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2、BOLL指标,即布林线指标(Bollinger Bands),是股市分析中的一种技术分析工具。它由三条线组成,分别是上轨(UPPER)、中轨(MIDDLE,通常为股价的移动平均线)和下轨(LOWER)。这三条线形成了一个带状区域,股价通常在这个区域内波动。
3、MA指标是英文(Moving average)的简写,叫移动平均线指标。移动平均线(MA)具有趋势的特性,它比较平稳,不像日K线会起起落落地震荡。越长期的移动平均线,越能表现稳定的特性。不轻易向上向下,必须等股价趋势的真正明朗。
4、BIAS指标设置:将BIAS指标的参数设置为24日。BIAS指标,即乖离率指标,用于确认股价是否超跌。乖离率是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KD指标设置:将KD指标的参数设置为9;3;3。
5、在 MACD 图形中显示两条图线,一条是实线就是 MACD 线,而另一条线为虚线 (Trigger line) 就是MACD的移动平均线。
1、移动平均线(MA)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把这些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所得到的曲线图,用来观察股票价格变动的一种技术指标。移动平均线的分类移动平均线根据日期的不同,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5天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之一,是短线投资者的参照指标之一。
2、短期移动平均线: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动平均线,是短线操作的参照指标,称做日均线指标。中期移动平均线: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线指标,称做季均线指标。长期移动平均线:120天、240天的是长期均线指标,称做年均线指标。运用方法 移动平均线的运用方法主要是比较股票价格与其移动平均线的关系。
3、股票移动平均线是投资者常用的一种技术分析工具,它基于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收盘价格计算出股价走势的平均值,以此来预测股价走势。定义与分类 定义:股票移动平均线是通过计算某一时间段内股票收盘价的平均值,并将其连成线,以展示股票价格的平均变动趋势。
4、移动平均线(MA)是将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并将这些平均值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图,用于观察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根据计算所依据的时间周期不同,移动平均线可以分为短期(如5天、10天)、中期(如30天、60天)和长期(如120天、240天)等不同类型。
股价移动平均线是一种用于分析股票价格趋势的技术分析工具,它通过将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数据进行平均计算,并连接这些平均值形成的线路。定义 股价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用于识别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
股价移动平均线是一种用于分析股票价格趋势的技术分析工具。以下是关于股价移动平均线的详细解释:概念理解:股价移动平均线基于历史价格数据进行计算,旨在帮助投资者消除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更清晰地识别股票的长期趋势。计算方法:简单移动平均线:对特定时间段内的股价进行简单平均计算。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是将某一时间段内的收市价进行算术平均,从而得到一条平滑的曲线。具体公式为:N日移动平均线=N日收市价之和/N。其中,N代表所选择的时间段长度,可以是5天、10天、30天等。常用线型 移动平均线常用线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标。
